為了確保
純水電導率測定儀的測量準確性,正確的校準步驟是至關重要的。以下是一套詳細的校準流程:
一、準備階段
1.選擇校準液:
選用已知電導率值的標準溶液,這些溶液通常具有準確的濃度和電導率值,是校準儀器的關鍵。常用的校準液包括KCl溶液、氯化鈉(NaCl)溶液等。
確保校準液的濃度符合儀器的測量范圍和精度要求。
2.清潔電極:
在校準之前,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清洗電極,去除任何污垢或殘留物。必要時,可以使用溫和的清潔劑。
清潔后,用干凈的布或紙巾輕輕擦干電極。
二、校準步驟
1.倒入校準液:
將選定的校準液倒入測量儀器的樣品槽中,確保溶液足夠浸沒電極。
2.啟動校準模式:
打開儀器,根據說明書選擇校準模式。
輸入校準液的已知電導率值。
3.調節校準參數:
根據儀器的要求,調節溫度補償、校準系數等參數。確保這些參數設置正確,以消除溫度等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。
4.進行校準:
儀器會自動調整內部參數,以匹配校準液的電導率值。在此過程中,需密切關注儀器的顯示結果,并根據需要進行微調。
為了提高校準的準確性,建議重復校準過程至少三次。每次校準后,清洗電極并重新浸入校準液中。

三、驗證與記錄
1.驗證校準結果:
校準完成后,使用另一種濃度的校準液進行驗證。將電極浸入驗證溶液中,測量其電導率值。
如果測量結果與標定值一致或誤差在可接受范圍內,說明校準成功;如果不一致,則需要重新校準。
2.記錄校準數據:
在校準完成后,記錄校準的時間、標準溶液的濃度、校準參數等重要信息。
這些數據可用于以后的使用過程中進行對比和參考。
四、校準周期與維護
1.定期校準:
為了確保儀器的長期準確性,建議定期進行校準。通常建議每隔一段時間(如每三個月)或在使用前進行校準。
2.特殊情況下校準:
在儀器經過維修或更換部件后,或在測量結果出現異常時,應及時進行校準。
3.電極維護:
定期清洗電極,避免電極表面污染或老化影響測量結果。
檢查電極的連接線和接口是否完好,確保測量信號的穩定傳輸。
正確校準純水電導率測定儀需要遵循一系列嚴格的步驟和注意事項。通過遵循這些步驟,可以確保儀器在測量時提供準確、可靠的數據。